|
|||||
![]() |
|||||
又到了年底了,「閱讀分享計畫」至今年底也已經送出超過120萬本書籍了,這個在基金會算是元老級的計畫,陪伴著許多偏遠地區的孩子一路成長,我們努力的募集一本本合適的書籍,透過志工們的雙手篩選、整理還有分類,再一箱一箱送到各個需要的單位,這整個過程真的很不簡單,但也真的非常需要。 把閱讀分享偏鄉─閱讀分享計畫
![]() 在我們走訪許多偏遠地區的學校後發現,許多圖書館都面臨相同的窘境,在沒有經費的狀況下,書籍很難有汰舊換新的機會,而「閱讀分享」就是為了平衡城鄉資源落差而啟動的一個計畫。「孩子們想要看一些關於恐龍的書籍,結果這次申請的書裡面正好有幾本恐龍的書,讓孩子都十分興奮」這是一位來自高雄的老師分享的, 也有參與理書的志工朋友在整理的過程中看到自己小時候也看過的書,記憶一下子就被拉回自己童年的時刻了,當書籍被分享出來時,也許分享者並沒有想到會有這些連結產生,不過當這本書開始他新的旅程時,經由一雙手又轉往另一雙手時,這些小小的感動就陸續的發生了。 ![]() 把分享帶進校園─同齡同心捐童書
「我ㄒㄧ望你ㄅㄧㄢˋㄘㄨㄥ明。」這是來自康寧國小一年級小朋友在他捐出的「兒童百科一本通」附上的祝福紙條。這些童言童語的隻字片語、情深意切的祝福叮嚀,都將成為日後某位孩子回憶成長過程中的一抹微笑。課堂上總是常常聽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那麼分享是怎麼一回事?或許在許多孩子的心中只是懵懵懂。走訪偏遠地區學校時,我們常常看到書架上面堆滿陳舊破損的書籍,可是當我們回過頭看看都會區的孩子,嶄新明亮舒適的閱讀空間,一本又一本新出版的兒童讀物,這個對比是如此強烈,因此「同齡同心捐童書」就是這樣產生的。透過校園募書,讓孩子知道自己所擁有的書籍,可以藉由分享讓書到更多地方、讓更多孩子一同閱讀。也希望這些參與分享的孩子們知道,原來分享並不困難。 不打烊的迷你圖書館─沿線閱讀
![]() 閱讀的習慣,除了孩子以外,家人也是很需要被關心的,因此這些迷你圖書館內,不只有童書而已,還有媽媽們想看的食譜,或是爸爸有興趣的園藝木工,如果可以我們也會把爺爺奶奶們想看的養生保健書籍放進去,滿足大家的需要。「請問可以給我們一些藝術的書嘛?我們部落的年輕人對藝術都很有興趣,但是沒有機會到外面去看看,如果可以有一些藝術的書,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這是屏東霧台部落的杜媽媽在一開始跟我們聯絡時提到的,讓居民決定自己的需要,也是這個計畫的特色,沒有一絲絲的強迫,就讓閱讀從興趣開始,慢慢走進生活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