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9/1臺中榮總埔里分院 精神科

陳冠廷/職能治療師 分享

臺中榮總埔里分院精神科很榮幸這次能與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將「誠品行動圖書館」帶進醫療院所,推廣「流動的圖像之光」主題。對我而言,這是一段深具意義的經驗。

 

身為精神科職能治療師,長期陪伴精神疾患病友,我深知他們在疾病糾纏下,常常承受著無奈、無力與無助,並背負著被社會邊緣化與汙名化的感受。

 

因此,當書籍能以「流動」的方式進入病友的生活中,不僅提供了知識與文化的滋養,更是一種心靈上的陪伴與支持。

 

基金會所推廣的「流動的圖像之光」,不只是閱讀的延伸,更讓書籍成為一股可以移動、能夠到達的力量。

活動過程中,病友們透過圖像與文字交織的故事引導,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神情。

 

平日裡總是鬱鬱寡歡的一位病友,曾因天災而飽受壓力後創傷症候群的困擾,在閱讀一本由與自己同名的作者所撰寫的書時,看到其中一句「過去人生無法重演,未來人生也無法彩排」,心中湧起深刻感觸。

 

她分享道:「這或許是一種緣分吧!那位同名的作者可能也是希望我能越來越好。經過一次次住院治療,我也逐漸明白,雖然生命無法重來,但我能選擇放下過去的傷痛,帶著信念繼續往前走。」

 

我深刻感受到,閱讀的力量能突破病房的高牆,帶領病友的心靈去到更遼闊的地方。

隨著年齡增長並受到疾病糾纏,許多病友逐漸面臨身心功能的退化,難以長時間專注。

 

然而,當他們主動拿起圖像書,或只是翻動大字書的書頁時,透過視覺的刺激與文字的陪伴,眼神逐漸安定下來。

 

那是一種無聲的療癒,是超越語言的交流,更是閱讀帶來的溫柔力量。

 

這次的合作讓我看見,也更加相信,在這資訊爆炸、凡事追求高速與高效的時代,人們習慣透過影片快速吸收訊息,卻往往忽略了閱讀所帶來的專注與深度思考。

 

翻閱紙頁的過程,不僅是一種感官的沉浸,更是一場與自己對話的契機,提醒我放慢腳步,重新感受知識的厚度與內心的安定。閱讀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能成為心理復健的重要媒介。

 

對病友而言,書籍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自我與世界的連結;同時也是一扇窗,即使身處病房,仍能看見外界的廣闊與多樣。

 

誠品基金會以「流動」的方式,讓書籍走進人群最需要的角落,這份用心深深觸動了所有人。

最後,我衷心感謝誠品基金會的支持與用心,讓醫院病友與同仁有機會在書籍中找到陪伴與力量。

 

身為治療師,我將持續把閱讀融入治療,幫助病友透過知識開展心懷、重拾想像,並在圖像與文字的光亮中,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

 

這份合作經驗,不僅是對病友的鼓勵,更讓我再次確信——「書籍能療癒人心」。

發布日期

114-09-26

最後更新日期

1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