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上一堂閱讀課 發現小王子與他的星球(聯合新聞網/2015年11月25日)

(聯合新聞網/2015年11月25日/文 蔡宜家)


老師發揮創意,讓閱讀課進入孩子的生命中。圖/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安東尼.聖艾修伯里的經典名著《小王子》,以孩子的純真之眼看世界,控訴追逐利益而迷失自我的成人世界。然而,孤身一人的小王子,如同缺乏陪伴的孩子們,時而孤獨、時而滿足,但他卻未曾感到恐懼,因為他對世界是好奇的。

很多人喜歡泡誠品,因為精心策畫的選書和講座,總能和閱讀習慣接軌、觸發知識需求。2010年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以推廣閱讀為旨,陸續執行「閱讀分享」、「深耕計畫」、「經典閱讀」等計畫,深入全台偏鄉學校,邀請老師們一起透過閱讀課,探看孩子們的小星球。

 

深耕計畫 讓好書進入孩子的生命

網路傳播訊息快速,近年來偏鄉缺的不是物資而是人力。「缺乏規劃的捐書不一定是幫忙。很多地方收到大量未經篩選的二手書,不敷使用,也沒有人力可整理,更無法負擔退回的運費,其實是負擔。」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米君儒這麼說。

於是結合誠品的專業,基金會執行「閱讀分享」計畫,特別加強「募書」和「送書」的篩選機制,所有捐來的書籍會進入桃園南崁的物流倉庫,每個月有兩次由志工協助一起進行的理書,將書況良好的書分成八大類型裝箱,由各地針對自己的類型需求來申請。

初期,在實地走訪後,米君儒發現有些地方把贈書鎖在櫃子裡,寫著「誠品捐贈」。好書不被善用,讓她深感惋惜,於是針對申請書的學校,建議同步帶領閱讀,卻被以升學壓力重、不知怎麼帶等各種理由推託。

於是,基金會以「選出適合帶讀的好書、幫老師備好課,讓老師沒有壓力的去執行」為目標,開始擬定、執行「深耕計畫」,以贈書搭配完整教案的模式,提供學校申請。邀請兒童教育學者、誠品童書部門同事一同參與選書,並針對書籍設計活動教案,請經驗豐富的老師幫忙修正。

「必須先預設對象都不是愛讀書的孩子,所以文字太多、頁數太多、編排不佳、不夠有趣引人入勝的書都不能選。至於所謂經典讀物,書的內容若是跟孩子的生命沒有連結,自然就不會是容易進入的書。」米君儒認為每個人看書都是選擇好看的、想看的,孩子也應該從不抗拒的書開始閱讀。

深耕計畫一合作至少一年,要成就一學年的閱讀課,除了學生以外,背後老師、主任、校長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開始時,有碰過校長、主任極力想爭取資源,老師聽著聽著,在最後開始抱怨自己背負沉重的升學壓力,不願執行;當然也有老師一頭熱,校長、主任漠然回應的例子。」於是基金會要求學校,必須內部自行調解完後,才過來申請,由基金會到訪共同會晤報告。

「我們要求學校,一定要讓級任導師負責閱讀課。」米君儒認為這是有意義的,因為偏鄉的孩子許多都有家庭功能比較不足的狀況,花最多時間相處的就是導師,能賦予的知識和愛甚至遠勝於父母親,所以導師是最適合陪伴的人選。

此外,閱讀課必須是一堂正課,「有些孩子需要較多的時間進入閱讀情境,如果只給他十分鐘,都還沒開始看兩頁就結束了。但一堂課有一個完整的時間,他可以慢慢準備自己,如果在最後十分鐘開始閱讀了,那也非常棒啊!」「一段特別的時間,有特別的人陪伴,而這段時間的陪伴必須要有起承轉合。」米君儒這麼說。

老師 你的孩子不一樣了

「求學時代,我喜歡問為什麼,但常得到『不會考,不用問!』的答覆,覺得讀書很無趣。直到出國念書後,才發現原來念書是有趣的,我可以自由發問、和教授一起討論各種問題。」米君儒把自己的經驗作為參考,「如果老師只用成績去看一個孩子,很多東西,是看不到的。透過閱讀,可以打破以成績論成就高低的固定印象,並重新認識彼此。也許,很多有想法的的孩子,只是不適應他所接受的教育制度,所以成績差。」

為了讓老師們更放心的去帶領閱讀,基金會在學期初會找專家到校示範,讓老師親眼看看「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如果老師碰到問題,我們會想辦法幫忙解決,目的就是要讓大家在一個很自在的情況下,真誠的閱讀、產生關係。」

她分享:「某堂閱讀課,有一本書的一個角色描述了一個不愛念書卻喜歡養牛的孩子,有個學生就突然說自己很喜歡蝴蝶,於是老師帶他到校外找更多相關書籍,結果原本那本沒念完,卻讀了更多書,也許未來是個生態達人呢,誰知道呢?」

某位老師害怕孩子無法抓到重點,於是先說明書本的中心主旨,再讓大家寫信給書籍的作家,米君儒看著全班五彩繽紛的信,卻獨獨挑出一張顏色簡單,還充滿錯字的信。「老師說那是一個很皮的孩子,但我覺得他寫出一個全然不同的看法。」後來,那孩子寄信感謝米君儒,她回信鼓勵說:「你是特別的,所以要繼續加油。」

米君儒笑說自己愛做菜,所以喜歡用料理做比喻:「煮蛤蠣湯的時候,總有那麼幾個遲遲不開,但多等一下,它說不定就會開了。帶閱讀也是這樣,不能硬去拔開,要有一點耐心,在這段時間去陪伴、改變他。」

孩子 你的老師不一樣了

「深耕計畫進行到現在,可以說很意外的收穫是讓許多老師想起投入教職的初衷。」米君儒認為老師承擔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不只離學生越來越遠,也會喪失教學熱情。但是,因為深耕計畫的閱讀課是沒有被要求、評量一個成果的,老師反而能自在與學生互動溝通。

「有老師講到自己坎坷的童年、思念親人的情緒,忍不住哭了,孩子看到真情流露的老師,急忙安慰老師;也有老師用各種聲音詮釋人物,結果被學生取笑難聽,學生自己認領角色去演出,反而變成集體創作。」基金會提供的教案作為基礎,讓老師在書中找到和孩子互動的方法,後來老師不需教案也能變出一堂堂精彩的閱讀課。

一股不同以往的氣氛逐漸發酵,閱讀課後,孩子開始會拿著自己讀的書來問老師,老師驚訝孩子的積極,也趕緊找書來看。「當孩子變得專注、開始信任老師,可以運用的時間反而變多了。」有位老師這麼分享。

也有老師才剛動想把閱讀課拿來補課的念頭,孩子就跑來說:「老師,今天是閱讀課對吧!」他只好急忙打消念頭。「這也讓老師開始思考,為什麼閱讀課如此吸引孩子,自己是否應該開始調整普通時候的上課方式。」米君儒笑說。

不為測驗 閱讀是生活技能

「閱讀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個生活中的技能。」米君儒認為「測驗」原本是為了檢驗學會多少,現在一切的學習卻變成為了符合測驗內容,本末倒置。「長大後,你可以不喜歡讀書,但不能不會閱讀。」喜歡做菜、也是個媽媽的的米君儒這麼比喻,「如果孩子不想吃營養菜色,那不能硬塞,而是用有趣的方式讓他願意吃下,如果嚐過了真的不喜歡也無妨,至少嘗試過,至於各種食物的營養,總有替代方案。」

深耕計畫負責人的李姿瑩定期到學校觀課,她說:「我們試著幫老師打開心中的結,很多老師一開始就給課堂流程表,我告訴老師請以平常方式操作,因為我們是來看老師需要什麼協助,不是來考核的。」「老師沒辦法為自己的教學鬆綁,就像是北風一直要吹下路人的外套,他只會越抓越緊,但何不變成熱情的太陽呢?」李姿瑩這麼比喻。

深耕計畫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要讓孩子變成像《小王子》各個星球上的企業家、國王等等,而是透過閱讀,進行真心的陪伴。就像飛行員與小王子,沒有誰教誰、誰救誰,只有互相陪伴的關係,雖然終究會各走各的,但在生命裡都會留下印記的,一如孩子和老師互相療癒、共同成長,產生新的關係。米君儒這麼結論。

沒有完美 繼續走下去就是對的路

米君儒笑說李姿瑩是萬人迷,真心待人的她,深受學校師生喜愛,但偏鄉路途遙遠,每次到偏鄉觀課,她總暈得七葷八素。回顧自己這一路來的改變,李姿瑩認為在自己的求學經驗中,一直和老師保持距離,直到長期觀課,同時能體驗老師和學生的感覺,才看見每個角色的難處。

在表演藝術界多年的米君儒,原本以為自己是來做藝術人才培育的,沒想到做的卻是閱讀推廣,但這個美麗的錯誤卻讓她很滿意。「在劇場,幕升起前一切都必須完美就位,沒有重來的機會。可現在,一切都無法完全掌控,規劃得再仔細,每個地方操作起來也不同。這幾年我學會邊走邊整隊,就像米開朗基羅的雕像一樣,邊做邊修,一直調整,更不需預測完成品是什麼樣子,跟著心走就對了。」米君儒這麼說自己的心境轉變。

基金會的枝芽逐漸茂盛,新的年度開始著手「高齡閱讀」和「清寒弱勢高中生閱讀」計畫,基金會團隊的這群大小女孩們,認為挑戰只會越來越多,但因為加入成為分母的人越多,更能確定自己走在正確的路上,繼續走就對了!

發布日期

110-07-02

最後更新日期

1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