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深耕計畫」顧問林偉信 說故事是人的本能(書香遠傳雙月刊/2015年11月05日)

(書香遠傳雙月刊/2015年11月05日 /整理、圖︱潘云薇、蕭芝穎)

教育部與公共圖書館近年來積極推展祖孫共讀,祖父母節的活動也增添閱讀元素,該如何透過祖孫共讀,建立彼此間的情感?透過郝廣才、廖玉蕙、林偉信及盧本文等出版人、專家學者現身說法,邀阿公、阿嬤一起拿起書本,學習以深刻的閱讀形式,讓祖父母與孫子共成長,進而豐富彼此的生命。

圖片/書香遠傳提供

祖父母的閱讀能力可能不一樣,但如果從說故事的角度來看,很多阿公、阿嬤基本上都具備說故事的能量。說故事是人的本能,我們每天都在說故事,像我們跟一個人講述一件事情時,基本上就是在說故事。

說故事在祖孫相處上扮演了陪伴的角色,如果阿公、阿嬤要做一個好的說故事陪伴者,該如何為孫子選書?我相信,不自己挑書不可能講出一個好故事,一個好的陪伴者,自己應該先熟悉書本裡的故事內容。我會建議阿公、阿嬤在跟小朋友說故事或帶領一本書時,有一個原則,如果一本書無法感動你,大概也很難感動你的小朋友。現在市面上的書籍都具有一定水準,而且基本上都會標明,它想傳遞的主題,或者適讀年齡層等等,教養者最好自己去找書,因為別人介紹的好書,你不見得會感動,故事的傳遞效果可能就不是那麼理想,所以我覺得要自己選書,能被感動的書就是好書。

一本書的故事會有兩部分,第一是情節的部分,第二個則是故事的隱喻或是意寓、啟示的部分。我們在跟小朋友說故事的時候,情節可以讓小朋友得到快樂,享受故事所帶來的趣味,而隱喻就是教養的部分。我一直相信一件事,當故事無法達到趣味,背後的意義都是假的,只會讓說故事變成一種機會教育。通常我會跟阿公、阿嬤說,在跟小朋友說故事時,要先著重趣味,他們對故事產生興趣後,再進到第二個階段的討論,也就是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會開始產生一些提問、反駁、質疑,書中某些暗含的意義就會慢慢浮現。但我不會強調講完一個故事後,一定要為小朋友帶來哪些啟示,而是當他們理解、感受到趣味時,就會有興趣跟你進行討論,這時再進入故事做比較深層的思考,在共構的過程中,找到一些意義所在。

但是,阿公、阿嬤又該如何跟小朋友對話?就是不要搞得太過複雜。事實上討論就是對話的自然延續,在提問與應答中的持續對話。討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若是通俗一點來看它的話,討論其實就是一種閒聊。

以下這個例子,是對我來說很經典。我在幼兒園講故事時,看到小朋友圍兜兜上掛了一個太陽,我就會問那是什麼?小朋友回答:「這是太陽。」太陽是什麼意思?「太陽是大班。」接著又很自然地問一句,那小班是什麼?「小班就是蘋果。」為什麼大班是太陽,小班是蘋果?「因為太陽高高在天上,蘋果低低的長在地上,所以太陽是大班,蘋果是小班。」這時旁邊有其他孩子加入對話,「那太陽會下山啊,所以太陽也會在下面,怎麼會一直高高在上呢?」另一位小朋友說:「太陽下山後,隔天一早還會爬回天上去,你有看過蘋果掉下去,自己會再爬回樹上嗎?」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對話。

在這個對話過程中不需要想太多,不要有太多的教育壓力,就像祖孫間的自然對話,也許討論到一個階段後,它的意義就會浮現,當然也可能不會出現,無須太在意。為什麼不要在意?因為至少會達到一點,就是小朋友會知道,阿公、阿嬤願意跟他對話。我一直覺得這點十分重要,它最大的影響是,當有一天孩子發生問題時,就會回來找你。我們發現現在很多教育問題出在教養者不願意聽孩子說話,所以等到有一天他有問題時不是來找你,是去找那些願意聽他說話的朋友。所以,我會覺書裡的意義不用強制灌輸給孩子,當你強迫他接受就會變成一種壓力。阿公、阿嬤必須知道,說故事趣味重於教養,因為沒有趣味,教養的意義大概就很難被感受到。

那麼祖父母該用什麼方式說故事?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和孫子一起共構故事,例如:拿一本繪本,問小朋友:「你覺得這頁圖畫在講什麼? 除了這個還有什麼?」……,一直延續進行,透過接龍的方式來說故事;也可以和小朋友邊聊邊討論故事,在聊故事的過程中,碰到問題就可以停下來討論;或是用很簡單的方法念故事給小朋友聽。在說完故事後,要讓小朋友有更深刻的印象或理解,還可以設計一些延伸活動,例如:表演、手指謠、摺紙等,與故事相關的活動。

除了共讀書籍外,阿公、阿嬤也可以自己編故事,我們相信任何故事都可以講,但是通常會說自己的故事,或是著重在有趣味、文字語言比較柔的故事。因為,小朋友聽故事的重點不在曲折離奇,而是當他們感受到故事與親近的人有關係時就會特別有興趣,好比課堂上當有老師想說出他自己的故事時,學生立刻聚精會神。

有人會問我為什麼要說故事?因為,說故事的時候可以跟小朋友做互動,最重要的是人跟人的親近必須有故事性。我跟你之間因為有某些故事性所以比較親近,我跟你完全沒有故事就是陌生人。此外,說故事對祖孫而言還有另一個意義,故事會一直記在小朋友心裡面,有一天他們都長大了就會問阿公、阿嬤還記得這個故事嗎?這就是在建立共同記憶。

但是,在說故事時不要扮演一個知識庫的角色,面對小朋友的發問不見得一定都要直接回答,最好用提問或者再追問的方式,像是跟孫子說:「我也不知道耶,那你覺得呢?」很多時候小朋友在追問問題時不是不知道,是要表現給你看,我覺得對幼兒來說,他們的答案,再荒謬都沒關係,只要能開口就好。當你碰到小朋友問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時,可以先反問他們,小朋友如果可以回答最好,如果不行我們甚至可以跟小朋友示弱,阿公、阿嬤去查一下。示弱,小朋友會知道祖父母跟自己是平行的。你會發現小朋友會很樂意告訴你一些東西,小朋友的解釋常常會讓大人發現更多有趣的點,他們不見得真的了解其涵義,但是就講出來了。

因此,說故事的人要把回答問題的機會讓給小朋友,才能激起更多的對話。如果只是一直給答案你會發現,小朋友會感到很無趣,對話機會也會跟隨降低。阿公、阿嬤應該角色互換,自己當提問者,給答案的是小朋友,他們會發現故事更多的可能性。

祖父母說故事不見得只是在進行經驗與生命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它在建立一個家族或家庭的共同記憶,這種故事的記憶情感連結常常比知識更重要,對老年人來說生活意義也比較豐富。

發布日期

110-07-05

最後更新日期

110-07-05